AIGC+影视股:行至阶段性分化路口,影视工业概念有望被加速,长期或调整产业链条| 东西「产业洞察」
随着A股年报、一季报逐步拉开帷幕,传媒板块到了一个阶段性的分化路口。
行情的集中爆发普遍集中于3月中旬起市场对于AIGC的关注扩散至传媒应用场景。随着国产大模型接连发布,市场关注点逐步从技术层面延展至应用层布局、场景落地。而好莱坞AI初创公司Runway发布文字生成视频模型Gen-2等信息,进一步催化市场的“映射”逻辑,推动传媒板块阶段上行。
传媒板块截至目前的涨幅,让不少机构将这轮行情演绎与2015年以互联网+为内在驱动的传媒行情相类比。
但区别于上一轮行情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且传媒板块有较多增量资金流入,已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并购外延切入新赛道带来业绩增厚,这轮技术变革更多体现在传媒存量上市公司探索新业务、新商业模式,收入增量短期难以在业绩上有所兑现,降本增效的程度和节奏还有待观察。
目前,伴随着国产大模型纷纷发布,长视频平台主动发声AIGC应用,包括华策、光线等在内的头部影视公司纷纷下场,AIGC在前期创意、视觉设计、营销宣发等环节均已开始展现出潜力。更多头部影视公司近期作品中的AI运用,则让外界看到AIGC深入影视工业核心地带的可能性。而这也正是本轮影视娱乐企业的AIGC应用的核心价值点。
从UGC到PGC,再到AIGC,内容行业已经开启一场产业链格局关系的重塑,而对于身处其中的影视上市公司来说,新技术之于影视工业的可能性也将某种程度上决定影视股后续估值的想象空间。
AIGC+或开启影视传媒行业新一轮周期
因为AIGC热点带动板块情绪,传媒板块个股普遍迎来30%-50%以上的涨幅。不过传媒股即将迎来关键性的年报窗口期,AIGC能否带动传媒股新一轮的估值调整,传媒后市是否有支撑,也到了一个关键验证节点。
从去年12月ChatGPT发布,市场本就预期这将对TMT板块带来变革性的影响,而行情的快速演变可以说是技术发展到了某个节点,整体应用节奏变快的结果。多家券商研报纷纷指出,现在可能有点像当时iPhone带来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ChatGPT可能整个AI时代的变革。
复盘这一轮的传媒股行情,先是年初ChatGPT的爆火出圈带动国内应用端行情迅速发展,市场首先开始关注有应用、海外有布局的相关标的。随着对于ChatGPT应用讨论的升级,市场关注度从一开始关注AI+能够真正带来营收增量的公司逐步向AI技术能够降本增效的产业个股扩散,营销等相关应用场景率先进入市场视野。
随着3月中旬GPT-4发布、Copilot超预期、百度“文心一言”生态合作伙伴的密集官宣等一系列重磅事件将传媒板块热度再次推升。
截至目前,腾讯、阿里、华为、字节等国内大厂,以及360、小米等头部公司在大模型领域或表态相关布局,或直接发布国产大模型,海外市场好莱坞AIGC的相关应用信息释出,海外映射逻辑叠加进一步催化了传媒板块市场行情。
加之自2016年初至去年,传媒股多年来一直处于估值历史低位,多方面因素引发了传媒股近期的拉升行情。年初至今,上海电影已累计上涨170%,华策影视累计上涨近70%,而光线传媒自3月行情引爆以来累计涨幅已超50%。
综上,对比上一轮传媒牛市,两者确有相似之处,内部驱动都来自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驱动,前一轮行情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周期驱动,同时也承载着宏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期待,多元应用场景落地均成为行情蔓延的重要转折点。
不过,回顾上一轮的传媒牛市的形成,当时政策诸多利好,包括资产证券化限制小、内容监管宽松;产业政策鼓励等,同时技术创新带来底层媒介的迭代,伴随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流量红利爆发,快速增长的用户为娱乐内容的变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进而市场对A股传媒公司跑出龙头企业的预期较高,整体PE估值抬高。
虽然目前政策和外部环境难以复制,但在疫后复苏的节点,影视娱乐行业的产业环境已经显露出改善的迹象。一方面,爱优腾芒纷纷释出盈利积极信号,从而提升了影视产业链回暖的预期,另一方面,随着线下回归,电影院迎来观影人流的回流,进一步提振了行业复苏的信心。
这些边际因素的改善,让AIGC在当下整体提升了传媒板块的估值预期,有了阶段性的市场表现。
深入影视工业
AIGC+影视的核心价值点
如果说以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为主要表现的互联网+是上一轮移动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的变革,当下的AI+被认为有望成为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底层基础设施,以类似互联网+与不同行业结合的方式,变革不同行业的生产效率、商业模式,带来下游应用层的爆发。
从各方表现来看,虽然影视娱乐公司对于AIGC应用可能性的认知有所不同,但降本增效的直接推动下,相关动作均已展开。
华策影视2月中旬便在互动平台表示,已开通了ChatGPT的使用权限,并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员工使用,并在后续表示将充分利用AIGC技术提升影视行业全管线效率;万达电影表示公司正在密切关注AI在影视及游戏制作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光线对外表态称,正在探索AI在动画表演、角色和场景生成、毛发和衣服动态效果、布光渲染等方面的应用,AIGC将贯穿整个影视创作的全链条。
综上可以看到,从文本生成、音频生成、图像生成、再到近期备受关注的视频生成及多种形态之间的跨模态生成等,AIGC在传媒板块的应用正由营销、宣发等环节不断渗透至影视工业的核心地带。
而推动内容工业化的发展也正是国内影视娱乐企业的AIGC应用核心价值点。
在影视工业的体系中,基于目前AIGC的技术进展,动画被认为可以率先落地。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电影的制作主要使用数字和技术工具,因此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进步被认为对动画电影制作的帮助会更快、更显著。
此前今年年初,Netflix官方发布了一支总时长不到4分钟的动画短片《犬与少年》,AI公司小冰在这支动画短片中通过AI技术绘制完整动画场景;光线传媒于日前发布了动画电影《去你的岛》的首张AI制作海报,并表示未来AI将深度参与到这一项目的制作过程中。
而在影视工业的其他细分环节,AIGC探索也在持续进行。比如在剧本创作及前期预演环节,AI文本生成、图像生产等带来的生产力释放相对更为成熟,以ChatGPT为首的AIGC工具,在海量信息收集、提炼等方面已经显有成效,可以助力编辑实现剧本框架初步撰写,或为其提供灵感;在营销宣发环节,AIGC可以助力快速生成各类影视海报,节约创意时间和辅助创意生成。
相较而言,海外相对成熟的影视工业化体系下,垂直领域AI创新突破能力较强,自下而上的发展动力相对较足,海外大部分厂商在生产管线中已较早地使用AI相关技术支持内容生产流程优化,也由此形成了较为清晰的AIGC+影视工业的产业图谱。例如,在AI剧本拆解领域有Filmustage,AI视频生成领域Runway已被应用于奥斯卡获奖电影《瞬息全宇宙》等。
部分AIGC+影视应用将被大厂内置化
长期或带动产业链格局关系重构
整体而言,对比应用端落地的节奏,2013-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落地速度较快、且面向C端的应用蓬勃发展;当前国内“AI+”可能落地的场景虽然同样多元,但目前大部分仍处于设想、探索阶段,产业仍处于商业化的较早期。
相比海外市场好莱坞大厂主动布局和AI初创公司参与的垂直娱乐应用的出现,国内影视产业的AIGC应用目前仍较少,产业角色分工也并不清晰。
基于国内长视频平台对于影视工业化的长期推进,目前爱腾优为主的长视频平台均已表态进行相关AIGC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平台的一些技术积累,未来一些娱乐场景的AIGC服务或被大厂内置化。
今年2月,爱奇艺宣布将通过百度“文心一言”模型,探索将AIGC技术应用于内容搜索、内容宣发、内容创作工具、小说创作等业务,拓展其在影视内容创意、制作效率、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效能。随后3月,芒果以“芒果大讲堂——ChatGPT赋能芒果新业态”专题培训的形式,谈到包括文稿内容的智能编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基于电商用户购买习惯分析下的智能推送等方面与AIGC结合的应用。
腾讯视频曾表示,ChatGPT可以应用于电视剧本的基础编辑,从而可以节省比较大的人力成本。而根据阿里最新表述,阿里所有产品未来将接入阿里版的GPT“通义千问”进行全面改造,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优酷。
此外,影视头部的公司基于自身数据沉淀,仍将是这轮AIGC娱乐场景应用探索中的重要角色。根据最新进展,华策影视表示,将把原有的大数据中心升级为科技数字增长中心,并将其作为战略部门,同时引进技术型人才,将成立AIGC影视行业应用研究院,研究AIGC对影视行业带来的变化和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目前,伴随着影视传媒类公司相关探索的推进,AIGC在内容生产各个环节带动降本增效是确定性较高的,并已经出现了对于原画、插画等工种的部分替换。虽然现在还难以量化降本增效的程度,但单环节的效率提升已经出现了很多用例,后续产业还需进一步提升工具使用水平,从管理机制上探索全管线的效率提升。
随着降本增效的部分兑现,后续影视公司如何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如何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建立人才体系,降本的资金如何进一步提升使用效率等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当下仅仅是个开始。
从中长期来看,AIGC如何进一步带动影视产业链格局关系重构,将对行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更好顺应技术变革的内容公司,有望借新一轮技术变革更好地推动内容生产、分发等环节效率提升,进一步实现工业化,把握未来主动权。
(张真、贾玉婷亦对本文有贡献)
|声明|
本文内容仅作为产业洞察
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请勿未经允许转载或传播